焊花四濺,機器轟鳴,機床旁,行吊下,戴著口罩的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……
4月15日,記者走進位于宜昌高新區的三川德青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入眼是一片繁忙的景象。這家公司是一家外貿出口型科技企業,主要從事大型施工設備的研發制造,產品遠銷美國、法國、巴西、越南、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如今生機勃勃的企業,一個月前也經歷過疫情帶來的陣痛。
3月11日,停工近50天的三川德青被批準部分復工,部分關鍵崗位的工人卻還被隔在家中。時間不等人!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曾冰斌開著私家車,一遍遍前往夷陵和猇亭,接回多名工人。3月12日,首批30名工人順利到崗,機器開動了!
順利復工,困難卻接踵而至。受交通影響,急缺的原材料進不來,庫存的產品也出不去?!拔覀兊匿摬膬湟欢纫姷?,最多撐一周。另一方面,倉庫里堆滿了待交貨的產品,資金無法回籠?!睆凸ぶ醯睦Ь?,公司黨委書記、總經理向代剛記憶猶新。
關鍵時刻,高新區及時牽線搭橋,協調市物流協會,通過點對點收發貨等方式,解決了生產物資不足、物流不暢等困難。
機器轉起來了,企業的生機也在逐步恢復。3月14日,2臺泥漿凈化器就順利發往天津。
三川德青多數產品的生產周期為1個月,安裝周期也需要1個月。復工后,僅今年6月前待交貨的訂單存量就有8000萬元。3個月里要完成兩個季度的生產,唯有搶抓工期。
“我們要把耽誤的工期千方百計搶回來!”3月19日,全面復工復產首日,向代剛的動員講話鏗鏘有力。當天,該公司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“戰疫情、搶進度”生產活動。通過提高收入,激勵員工搶工期。
現在,每天早上8時,車間里機器就開始轟鳴。晚上10時,大家才回家?!肮居唵味?,我們的收入就多,加班也高興!”車工楊俊笑著告訴記者。
在組裝車間,工人們正在組裝一批泥漿凈化器,這批設備下個月要運往馬來西亞。十余臺已經成型的大型機械,讓原本寬敞的車間顯得有些擁擠。
與組裝車間一墻之隔,停產期間滿滿當當的倉庫,最近卻空蕩了許多?!盎静粫写尕?,產品下線就會馬上運走?!毕虼鷦傉f,按照當前的進度,公司有望在6月底前備足前期訂單產品。
疫情是挑戰,也是機遇。“形勢逐步好轉,只要生產進度趕上了,實現銷售2億元的既定目標完全有希望!”向代剛信心滿滿。
來源 | 三峽日報
記者 | 劉晶晶
圖片 | 黃余洋
視頻 | 黃余洋、王軻
通訊員 | 何慧玲
編輯 | 孫紅亞